四川省金属学会携手各方共绘钛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——2025年钛及钛合金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(国际)交流会在广州成功举办

来源: 学会秘书处  发布时间:2025-10-17

10月10日至12日,由四川省金属学会联合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、中国-乌克兰材料连接与先进制造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实验室共同主办,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、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5年钛及钛合金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(国际)交流会,在广州市顺利召开。来自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、美国马里兰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外130余名高校、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共话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与应用未来。

image.png

本次会议以“聚钛才 强钛链 提新质 谋新篇”为核心主题,紧扣钛金属“未来金属”的定位——作为优质轻型结构材料,钛及钛合金凭借高强度、低密度、耐腐蚀等优异特性,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海洋工程、化工、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,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。

会议期间,7位国内外钛领域顶尖专家带来大会主旨报告,28位专家围绕细分领域作专题报告。其中,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•郭瑞分享“超音速反极性等离子弧方法制备增材制造用球形钛合金粉末”技术,美国马里兰大学王浩教授介绍中子测量及合金研究应用,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锐研究员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赵永庆研究员等专家则聚焦钛合金强韧化理论、智能制造技术等核心方向,为行业发展锚定清晰路径。此外,会议设置“钛及钛合金材料设计及表征”“钛及钛合金智能制造与装备”两场分论坛,深耕细分领域。

本次交流会不仅为全球钛及钛合金领域搭建了技术共享、成果转化的高端平台,更凝聚了产学研用多方合力。

未来,学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联合国内外行业力量,加强钛及钛合金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,培育创新人才、强化产业链协同,助力我国钛产业从“资源优势”向“技术优势”“产业优势”转化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 



版权与免责声明
【1】本网站凡注明“学会秘书处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,并注明“来源:四川省金属学会”。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【2】本网站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学会秘书处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作品内容仅供参考,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。

关闭
二维码

关注学会
微信公众号

二维码

访问学会
手机版